查看原文
其他

“睡前场景”创业,2亿个失眠者和200亿美元潜在规模

2017-09-26 文化产业评论

第1758期文化产业评论


十几年前,每当夜幕降临之后,忙碌的灵魂获得片刻喘息——万千听众在午夜电台的故事中获得些许“原来我不是一个人”的共鸣与安慰。如今,电台出现在生活中的场景越来越少,但那些孤独和疲惫并没有消失,因为生活的磨难永恒。痛楚灵魂的情感发泄出口,只是转移到了手机上。

 

9月4日,微信公众号“夜听”诞生两周年,其创始人&主播刘筱在当晚的音频节目中透露,“夜听”在微信的听众累计达到2500万。每天晚上,“夜听”里足足有上千万微信用户等着刘筱那一声晚安才能入眠。长夜漫漫,当“睡不着”成为一门大生意:谁看上了睡前场景创业?但谁能成为这个场景下的垂直社交平台,这是一个更大的故事。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综合

编辑:梁鑫

 

当人们已经很少谈起去年还风头无两的视频直播时,音频直播正以一种安静陪伴的方式快速崛起。

 

每天晚上十点,“夜听”准时向2500万微信用户发送一段音频,一句话,一张图片,几分钟之后点击量就能达到10w+,点赞就有好几万,这怎么可能?要知道,公众号中的巅峰代表papi酱、咪蒙也不过如此。



漫漫长夜,睡眠是刚需

 

中国从十年前开始,就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睡不着的世纪,我国失眠症的发生率高达38.2%。目前一二线城市里有大量的人群是由于工作、学业压力大和婚姻恋爱问题的迷茫而长期陷入失眠状态,甚至引发抑郁症,相比真正有心理疾病的人群,“睡不着”将会是更大众的市场。

 

在现代化程度极高的今天,衣、食、住、行等刚需都成了风投抢占的市场,但这些领域早已被创业者们厮杀成了一片红海。但随着消费升级和精神压力的增大,人类对“睡”这一刚需的关注则逐渐成为大趋势。


 

目前几乎所有跟“睡眠”有关的创业项目都是工具类产品,如何让睡前产品具有“人”的气息,具备让人抚慰人、让人疗愈人的人性关怀?这个领域鲜有人问津,而“夜听”也并非个例。

 

经纬中国投资了由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金话筒”获得者赵青音创办的情感热线平台“绵羊热线”,这是一个情感交流专线服务平台,让需要安慰的人在漫漫长夜有人倾诉,这像是90年代流行的午夜电台情感咨询节目的“回春”;


 

真顺基金投资了“程一电台”,目前全网粉丝将近700万,单集节目平均播放量已经超过1000万,累计收听人数超过20亿次,在羊群效应已见雏形的情感电台领域,“程一电台”还有意识地签约了一些DJ将内容做分发,模式上更像一个音频领域的MCN(Multi-Channel Network:多频道网络的产品形态);


 

北京的创业公司厚啪互联网科技针对晚睡青年开发了一款主打夜晚场景陌生人社交的平台“眠眠”。它以地图为核心界面,集合了与“睡眠场景”有关的音频、图文以及短视频的社交App,意图打造下一代更年轻的社区。目前获得200万种子轮投资的眠眠正在进行天使轮融资;

 

人民大众可能从未像今天一样把睡眠看得如此重要。创业者擅长把用户的痛点转化为商机,于是,市场在科技的支持下提供各式各样的睡眠解决方案,这是个看起来完美的商业闭环。

 

当“陪睡”成为流量入口:2亿个失眠者的情感变现=200亿美元的潜在规模

 

人生三大悲——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是“陪睡电台”的永恒选题,毕竟痴男怨女、悲欢离合、幸福与不幸的故事能让人有代入感,正所谓“戏多的人伤得比较深”。某种程度上,这很像上个世界流行的火车读物选题,历代中国人对情感故事、猎奇传说一直有需求,这拨情感电台的兴起更像是这个时代的语音版《知音》。

 

躺在床上睡不着的时候,音频最适合消解这种时光,这如同车里、地铁上得到App收听峰值的逻辑一样,时间战场上音频有着绝对的杀伤力。它成为与深夜、情感、孤独等关键词天然契合的一种媒介。移动电台行业规模逐渐成型的过程中,从版权和主播争夺到知识付费、音频直播,情感节目一直是每个阶段的重要内容。


 

语音直播在现阶段成为移动电台要讲的新商业故事后,因为提供了较强的互动性,情感直播节目成为绝对流量担当。这个场景也催生了更垂直的新平台,“绵羊热线”APP将“睡前抚慰”作为心理领域的垂直切口,打造了一个提供高品质的情感热线陪伴服务的音频直播平台,为大众提供情感抚慰和情绪疗愈。

 

小切口蕴含大市场,更多的人正在尝试从细分领域挖掘睡前场景的商业价值。据报告,美国睡眠产业年产值达200亿美元,随着全球睡眠市场正在形成,对于拥有2亿受众的中国睡前场景来说,其市场潜力巨大。“陪睡”电台正在成为一个真正兼具人性关怀和商业价值的互动平台。

 

复活的深夜电台:为情绪付费、追求存在感

 

不超过10字的性冷淡风标题、探讨爱与不爱/初遇与分离/幸福与无奈等人生终极追问话题、篇篇阅读量10万+是“夜听”的三大特征。能够表达爱恨情仇、倾听听友故事,是刘筱给“夜听”定下的两个基本标准。对于“夜听”听众来说,表达和倾听是其最主要的功能。

 

事实上,相比荷尔蒙推动的视频直播,语音直播可拓展的场景要更加多元,能够承载的内容也丰富,通过声音人们反而能够建立更强的情感联系。“夜间情感互动是刚需”是多位夜间情感主播形成的共识。传统广播衰落后,提供更加符合互联网用户习惯的情感内容同样是个刚需市场。


 

这一点在荔枝FM上也得到了验证。不少荔枝的长期听众表示,“失眠”、“孤独”和“心情不好”是自己最初开始听音频直播的契机,之后因为遇到喜欢的主播,听语音直播也就养成了习惯,无论是在出差还是睡前,都会习惯性的打开荔枝,除了听直播外,荔枝的听众参与直播过程的积极性也远比视频直播平台更高。

 

像刘筱、程一电台这样,夜间情感主播依靠个人的IP效应和其在情感心理领域的KOL(KeyOpinion Leader)的人脉资源,凭借时间窗口和与之匹配的内容调性让深夜电台成为深夜睡前场景下的头部内容。

 

恰恰情感类内容的用户黏性非常强,爱情困惑、身份焦虑、代际关系、情绪孤独,这些更能与深夜焦虑或者情感脆弱的用户形成共鸣的内容,使得深夜电台在抢夺睡前场景的用户时间方面占据了高地。

 

结语

 

以前在传统电台,夜晚的声音会发光。如今在互联网上,深夜电台的音频,要让夜晚的心灵也发光。对于拥有2亿受众的睡前场景来说,“夜听”和“程一电台”等情感服务类音频,实际上抓住了新的渠道或者媒介崛起的时候释放的新机会,凭借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内容迅速成为头部。但谁能成为这个场景下的垂直社交平台,这是一个更大的故事,需要的是如何灵活运用资本、资源和运营能力。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

文化产业研究所


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平台

见识•态度•深度

长按二维码关注

交流/报道/约稿/咨询/合作

加微信号:7759813  

邮箱:whcypl@126.com


企业新媒体运营

高级研讨班

点我查看


欢迎加入干货社群•有偿约稿•招聘/求才若渴

请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